原标题:海外看中国 | 美媒记者独家探访“中国天眼” 海外网友越看越激动
“太空科学家们备受打击,本月(2020年12月)早些时候,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倒塌了。但与此同时,位于中国的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开始向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开放。”
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发自中国贵州省平塘县的一段现场报道。
近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再次引发世界高度关注,据悉,FAST将于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为了一探究竟,2020年12月底, CBS获得独家许可,成为唯一一家允许进入“中国天眼”进行拍摄的美国媒体。
CBS记者英若明向观众解释说:“天眼,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天堂之眼’。工程师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放置超过4000片铝板建造了这一望远镜,来定位宇宙中神秘的快速射电爆发,搜寻地外生命。”
据FAST运营和发展中心主任王启明介绍:“FAST的口径达到500米,因此它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探测一些比较暗弱的天体。尤其在中国,我们在FAST之前没有特别大口径的望远镜,所以此前有些科学观测目标无法达成。”
走进这座庞然大物内部后,“中国天眼”的核心装备——馈源舱引发了英若明的强烈兴趣。
“重量仅有30吨的馈源舱被吊起至近500英尺(约合152.4米)高,它专门负责收集望远镜反射面接收到的外太空信号。” 相比之下,坍塌前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馈源平台有近千吨重。因此,英若明感叹道:“这(馈源舱)是这只宇宙大眼的‘掌上明珠’。”
此外,英若明还注意到一件“很有趣的事”:“天眼方圆3英里(约合4.8公里)之内都被划为‘电磁波宁静保护区’,因为科学家们希望接收到的是数百万光年之外的电磁波,而不是附近路人的手机信号。”
谈及“中国天眼”对全球天文观测的重要性,英若明说:“几周前,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倒塌之后,中国天眼望远镜现在对全世界的重要性更高了。”
王启明则告诉这位美国记者:“中国愿意和世界分享望远镜,天文研究是没有国境之分的。”
事实上,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坍塌后,国际主流媒体和各国科学家都将期待的目光转向“中国天眼”。
去年12月,法新社在报道中引用王启明的话说,“中国天眼”已确立多个优先和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但观测申请不限于这些领域。
今年4月1日起,FAST将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而面向全球开放的第一年,预计分配给国外科学家的观测时间约占10%,届时来自各国的申请(竞争)可能非常激烈。
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授约翰·迪基则这样评价,到目前为止“中国天眼”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包括被《自然》杂志列为“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的快速射电暴研究,“中国无疑是与北美或西欧处于同一水平的全球科学研究中心。”
看完外媒探访“中国天眼”的视频报道,海外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太吸引人了!”“壮举!”
“这太有象征意义了。当我还是小孩时曾经在科学杂志上读到关于这架望远镜的内容。我的梦想就是去那里看看。”
“干得漂亮,中国。不论是望远镜的发明创造还是与世界分享的意愿,都非常棒。”
“对此向中国表示祝贺。对世界作出了很好的贡献。希望能看到一些基于这架望远镜的新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