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举行,在开场白的阶段,中美之间激烈交锋,唇枪舌战,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尽收眼底。
在双方支持开场白的环节,美方就将后续谈判的议题都抛出来,毫不怀疑,这是要在媒体面前制造拜登政府对华强硬的印象,对于美方居高临下的姿态,中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洁篪硬气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强调美国要改一改干涉中国内政的老毛病。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中美首场高级别外交对话,可以说,不打不相识,经过大半年高级别会晤的停滞之后,中美关系需要在阿拉斯加“破冰”,探寻大国相处之道。中美双方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的会晤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中美这样两个大国,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行会谈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这是中美关系的特殊性使然。
在会谈一开始,备受关注的是开场白的礼仪和彼此双方的激烈交锋,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中美关系高度敏感性。
首先,中美之间发生了一场“礼仪之争”,借助自媒体的力量,一下子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关于是否超时的问题,双方在互致开场白的时候都超时了,但是美方在一开始致辞的时候就超时,作为东道主,的确是不合礼仪。在中方代表致辞时,杨洁篪回应了美方的指责,表明了中方的立场,对于美方所谓的从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杨洁篪说,美国没有资格从一个优势地位和中国对话,甚至20、30年前都没有这样的资格说这样的话。王毅谴责,美方在中美战略对话之前,升级对华制裁,无端干涉中国内政的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其次,现场记者的去留是另一个争议点,正常来说,在开场白之后,记者退场,但是在中方致辞结束之后,美方代表要求现场的记者留下,布林肯和沙利文又要作补充发言,布林肯的理由是,中方致辞超时了,所以美方要作补充发言。问题是美方补充发言之后,就让记者退场,那中方也要补充发言,记者当然应该在场。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中美战略对话开场白“拖堂”了,各路记者可以享受一场中美外交的“饕餮大餐”。
最后,在自媒体时代,外交已经现场直播了,美国作为东道国,在外交礼仪方面,失去了待客之道,美方还指责中方“哗众取宠”,其实是布林肯、沙利文需要在媒体前表态和表演。
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共和党一直指责其对华态度软弱,为了表现出对华强硬和对等,布林肯、沙利文要在发言时间上表现强硬。
从外交过程和效果来说,职业外交官之间的磋商和谈判还是要与新闻媒体保持适度的距离,毕竟外交不是综艺选秀节目。中方带着诚意来到寒冷的阿拉斯加,并不是配合美国表演所谓的“实力地位”的剧目。
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经历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挫折之后,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双边关系“止损止跌”的机会。当然,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所说,“如果认为我们为了这次对话所谓‘有成果’,就会答应任何一方的单方面要求——我劝人们最好放弃这种幻想,这种态度只会把对话引向死胡同。”
中美对话的前提是平等与相互尊重,管控分歧、聚焦合作,将中美关系拉回到正常轨道。如同阿拉斯加的天气一样,寒冬已经过去,但是依然是冰天雪地,中美关系面临着一连串的挑战,一次对话会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足够坦诚、理性,开启对话之旅,就算是成功了。
中国有俗语说,不打不相识,这次阿拉斯加的中美高层对话,也是彼此的试探、摸底,媒体看到的是浓浓的火药味,以及唇枪舌战之下的火光四射,但是,也要看到中美关系的基本盘,以及中美关系的底线。大国关系的底线和框架并不是一方制定的,而是双方互动、博弈、妥协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斗争与妥协得来的。
首先,中美之间需要厘清彼此的身份和地位,只有这个问题有了基本共识,才能消除重大误解。中国是“体系性的国家”还是“体系内的国家”,这是美国的重大的疑问,美国在《临时国安战略指南》中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竞争者。杨洁篪在讲话中强调,中国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是体系内的国家,并不是挑战或者取代现有国际秩序的国家。中美两国元首通话时达成的共识是“不冲突、不对抗”,美国是体系性国家,也不存在所谓的“美国回来”的问题,但是如果美国将“美国回来”视为集结盟友对抗中国,那就让中美关系“脱轨”了。
其次,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套路”深深,所谓从“实力地位”与中国打交道,不过是重新整合同盟网络。在中美阿拉斯加会晤之前,美国与日韩进行了“2+2”,而美日澳印四方的首脑视频对话会也在12日举行,换句话说,集结“印太”的海洋国家,共同对抗中国,形成海陆对峙的态势。布林肯认为,同盟国家对于“美国回来”是满意的,所以,盟友也是美国对华外交的筹码。
最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无需多言,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军控以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都需要合作,世界之所以关注中美战略对话,根本原因是因为两国的重要性,美方也没有必要在“印太”转了一圈之后,再跑到阿拉斯加与中国对话,有时候套路太深,反而没有了诚意。
作者: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