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在上海逝世

  原标题: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在上海逝世

%title插图%num向欣然。(资料图)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2日讯 2月22日,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在上海逝世。

%title插图%num黄鹤楼。记者李子云 摄

  向欣然生于1940年,浙江镇海人。他于1950年来汉,先后就读于汉口宁波小学、文华中学,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3年分配到中南建筑设计院,1978年参与黄鹤楼重建工作。曾任中南建筑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黄鹤楼重建工程、湖北省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两项工程均获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title插图%num湖北省博物馆。记者李子云 摄

  2018年,向欣然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讲述了重建黄鹤楼背后的故事:

  “搞不好黄鹤楼,我就去跳长江”

  向欣然说,他与黄鹤楼结下的是“终身之缘”。

  1950年,向欣然10岁。他是浙江人,1950年举家迁来武汉,住汉口。到武汉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周末去武昌看黄鹤楼,当然只能看到旧址,一座白塔和其他庙宇建筑。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探寻黄鹤楼。

  念中学时,向欣然在武昌住校。每个星期,从武昌回汉口的家,必须在黄鹤楼旧址下面的码头搭船。大学他考去北京,念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想着从此与黄鹤楼可能没什么关系了,“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用我的手参与完成了黄鹤楼的重建”。他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是冥冥中的巧合。

  事实上,向欣然后来的重建黄鹤楼设计方案被选中,也是“纯属偶然”。

  1978年,武汉市继1950年代首次倡议重建黄鹤楼之后,再次启动了黄鹤楼的重建工作,并向全市广大设计人员广泛征集新黄鹤楼的建筑设计方案。有关部门传达湖北省委对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求“不要拘泥于哪个朝代,要把古代黄鹤楼建筑上的优点都吸收过来,结合现代建筑艺术和建筑材料,创造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点的新黄鹤楼”。

  怎么才能建一座有社会主义时代特点的黄鹤楼,这是摆在向欣然他们面前的世纪难题。最先征集来的20多个方案五花八门,“除了不像黄鹤楼,像什么的都有”,但都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鹤楼该有的样子,得不到认可。

  这时,向欣然所在的中南建筑设计院,有一位老先生的方案,比较受领导们的赏识。他设计的黄鹤楼是五层楼,玻璃幕墙式的,外面加些阳台,上面盖一个中国式的大屋顶,有明代黄鹤楼特色,在所有方案中脱颖而出。于是,院里成立了攻关小组,一共四人,其中便有向欣然。向欣然承担的工作,除了替老先生画效果图,还要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做一个备选的方案,以增加中选的保险系数。到了后来,向欣然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多次的备选方案更受欢迎,老先生也退出了小组。

  最终,1980年2月26日,向欣然设计的平面成方形,四望如一,攒尖顶、四面升起小牌楼的屋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清式黄鹤楼屋顶特征的方案被一举选中,并被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准为重建黄鹤楼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定下来了,向欣然非但没有轻松,反而压力更大了,因为黄鹤楼重建工程才真正开始。当时,国内尚无电脑绘图技术,120余幅建筑施工图基本都是他个人手工绘制。因为本科学的是普通建筑学,缺乏古建筑研究的教育背景,对于仿古建筑的施工图,他完全没有经验,只能利用各种时间恶补,并到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请教专家。回忆起当时的压力之大,向欣然用了一个词“如履薄冰”。他常常晚上睡不着觉,1米8的个子只有120斤。有时在院里画图纸,施工现场有问题打电话过来,他马上坐1路电车赶过去,因为在车上思考问题,好几次忘了在当时的司门口站下车而坐过江,只好在汉阳下车再折返。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刚四十出头的连工程师都算不上的普通技术人员,还有着明显的弱项,即使他再努力,来自于各界的质疑仍无法避免。在第一次工程协调会上,一位领导当着40多人的面,问向欣然:“你能把黄鹤楼搞好吗?”自认为被逼到墙角,没有退路的他,站起来说:“搞不好黄鹤楼,我就去跳长江!”此言一出,四座皆惊。不过向欣然认为,他口出狂言是因为自己有底气,代表自己的一种弘扬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使命感。

  1985年6月10日,在黄鹤楼落成典礼上,记者问他心情怎样,他说他口头上回答“激动”“高兴”这一类词语,其实心里最想大哭一场,跟夺冠的孙杨从游泳池里出来时大哭一样。多年的压抑和憋屈,在那一刻释放。

   

点击进入专题:

新闻热点精选

责任编辑:张建利

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在上海逝世
%title插图%num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