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吗?CNN嘲笑印度奖牌少 纽约时报非议中国奖牌多

  原标题:找茬吗?CNN嘲笑印度奖牌少,纽约时报非议中国奖牌多!

  继《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抹黑中国,宣称“中国体育机器的唯一目标是获得最多金牌,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后,又有美国媒体出来挑刺了。

  这次的目标不是中国,而是印度。挑刺的理由也完全相反,不是因为印度得的奖牌太多,而是因为太少。

  记者| 卢子 等

  CNN4日刊发一篇文章,题目是“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到现在在东京只赢了3块奖牌”。

%title插图%num

  文章称,考虑到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它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出人意料地少”。缺乏资金和合适的基础设施让印度无法成为奥运强国。

  而且,印度最好的运动员大多数都从事板球运动,这也是该国最受欢迎的运动。不过,板球并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

  报道虽然不长,但单从题目看,就带着明显的嘲讽意味,一边强调印度人口多,一边强调它只得了3块奖牌。可谓言语不多,侮辱性挺强。

  中国得的奖牌多,遭到《纽约时报》的非议;印度得的奖牌少,招来CNN的奚落。

  看来,要让这些有优越感惯了的美国媒体满意真不容易啊。玩得比你好不行,不陪你玩也不行。

  比起这些爱挑刺的美媒,反倒是一些美国运动员的表现让人们眼睛一亮。

  3日,中国体操小将管晨辰夺得女子平衡木冠军后,一张庆祝她夺冠的照片(下图) 引发网友关注。

%title插图%num

  照片中,管晨辰和平衡木亚军唐茜靖激动拥抱,而站在一旁笑容灿烂、真诚祝福的则是美国体操名将拜尔斯和华裔选手苏妮莎·李。

  苏妮莎虽然没有在平衡木决赛中赢得奖牌,但看到管晨辰拿下冠军后,她还是非常高兴,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与管晨辰的合影,并配文说:“我太骄傲了!”

%title插图%num

  苏妮莎在社交媒体上发的照片和配文

  拜尔斯和苏妮莎·李的行为也受到网友们的称赞,许多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巧的是,《纽约时报》在抹黑中国的文章中,专门提到过拜尔斯。

  文章拿拜尔斯退赛事件举例说,拜尔斯或日本网球选手大坂直美已将这么大压力造成的精神焦虑公开说了出来。

  与她们不同,接受采访的一名中国举重运动员没有提“她还是小姑娘时就开始日复一日训练对她产生的精神恶果”。

  呵,真是神操作!

  通过这番描述,我们可以看到《纽约时报》抹黑中国“奥运机器”的逻辑:中国举重运动员接受采访时没提压力造成的精神影响——但是拜尔斯说出了自己的精神压力——所以中国运动员的精神压力肯定也有“恶果”——都是中国“奥运机器”的错。

  抹黑闭环就这么编织完成了,节操去哪了呢?看到拜尔斯为中国运动员真诚祝福的画面,那个名叫Hannah Beech的记者不羞愧吗?

  其实,类似拜尔斯、苏妮莎·李这样,各国运动员友好互动的场景在东京奥运会上不在少数。

  比如, 在田径赛场,美国选手杰维特和博茨瓦纳选手阿莫斯在800米半决赛中虽然因纠缠在一起而摔倒,但他们并没有生气,而是互相搀扶对方站起来,肩并肩一起完成了比赛。

%title插图%num

  杰维特和阿莫斯摔倒后握手

%title插图%num

  杰维特和阿莫斯互相搀扶

  比如,丹麦羽毛球名将安赛龙在战胜中国球员谌龙后,收获个人首枚奥运金牌。比赛结束后,他用英文和中文在社交媒体对谌龙和所有球迷的感谢与支持。

%title插图%num

  安赛龙在社交媒体上用英语感谢谌龙和球迷。

%title插图%num

  安赛龙在社交媒体上用汉语对粉丝表示感谢。

  再比如,在冲浪项目中,日本选手五十岚卡诺亚在输给巴西选手费雷拉后,依然用葡萄牙语帮助后者翻译发布会问题,等等等等。

  这些运动员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激烈比赛之外美好的另一面。这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这才是奥运会该有的样子!

  来源:环球时报|卢子等

责任编辑:刘光博

找茬吗?CNN嘲笑印度奖牌少 纽约时报非议中国奖牌多
%title插图%num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