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人气,外长记者会一定是每年全国“两会”热度最高的记者会之一,今年更是如此。
3月7日下午3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围绕“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红星新闻记者提前约一个半小时到达全国两会梅地亚新闻中心会场时,现场的座位几乎已坐满,连周边过道都站了不少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今年的记者会依然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分会场设在距离人民大会堂14公里外的梅地亚新闻中心(即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参会记者在分会场通过三块大屏幕与主会场连线提问。
本场记者会吸引了大量中外记者前来参加,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分会场现场座无虚席。相比于政协、人大首场发布会现场约70多个座位,这场发布会座位数增加了约30个,现场达到约100个座位。中央新影派出了摄制小组,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足见这场记者会的重要性。
答问数量创记录!
100分钟27个问题,更多机会留给外媒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年的记者会仍然是一场以视频方式同大家见面的特殊记者会。中国尽管已经有效控制住疫情,但还有不少国家仍在同病毒奋勇抗争。只要还有一个国家存在疫情,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努力就不应停止;只要还有一个人感染病毒,我们就都有责任向他伸出援手。团结就是力量,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已在前头。中国愿继续与各国团结合作,为人类彻底战胜疫情而作出不懈努力。”
3月7日下午3点,王毅以这样的方式开场。
红星新闻在现场注意到,今年的记者会持续时间与去年基本相同,均为100分钟左右。但王毅回答问题的数量再创记录,达到了史上最多的27个。相同时间内,比去年整整多了4个问题。
红星新闻梳理发现,从2014年至今,王毅共参加了8场全国“两会”期间的记者会。此前7次记者会上,王毅分别回答了16个、17个、19个、22个、21个和23个问题。
红星新闻注意到,今年记者现场提问的27个问题中,涉及中俄、中美、中欧关系,另外,还有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气候变化、出口疫苗、加入WTO20周年等方方面面。
从提问记者所属媒体机构来看,更多的提问机会留给了境外媒体。
王毅还借今日(3月7日)发布会的机会,感谢外国媒体朋友们的辛勤工作。他说,媒体是各国沟通了解的重要桥梁。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外国媒体朋友坚守岗位,克服困难,持续向世界讲述中国人民抗疫故事,“你们辛苦了!”
“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都应坚守职业道德。我希望外国媒体记者将焦距对准中国时,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你们的报道就会丰富精彩,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一如既往,风度翩翩的王毅留下了无数可以反复琢磨的金句。
▲今年的记者会依然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主会场设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分会场设在距离人民大会堂14公里外的梅地亚新闻中心。图为梅地亚新闻中心。
谈中美关系
历年外长记者会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历年来的外长记者会,中美关系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有外国记者问,为稳定中美关系,中方有无可能在涉台、涉疆、涉港等问题上作出让步。
王毅表示,谈到中美关系,首先还是要恪守不干涉别国内政这个原则,这是《联合国宪章》的明确规定,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包括中美在内,各国都应切实遵守。
王毅指出,涉及台湾、新疆、香港等问题,都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做得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应该怎么做,中国人民才是主人翁。同时,我们愿在尊重国家主权前提下,与各方增信释疑,讲明事实真相。但我们绝不接受毫无根据的指责抹黑,绝不允许核心利益受到侵犯。长期以来,美国动辄打着所谓民主、人权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在世界上制造了诸多麻烦,甚至成为动荡战乱的根源。美方应早日意识到这一点,否则这个世界仍将不得安宁。
王毅说,作为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中美之间有分歧有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尽快解除迄今对中美合作设置的各种不合理限制,更不要再人为制造出新的障碍。
王毅表示,上个月中国农历除夕当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拜登总统通了电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明确了努力方向。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全面落实这次重要通话的成果,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梅地亚新闻中心会场,参加外长记者会的记者们
再度回应中国搞“疫苗外交”:
向60多个国家授权使用中国疫苗
今年全国“两会”,继人大、政协首场记者会对所谓中国通过“疫苗外交”获取更大影响力的相关问题进行回应后,3月7日下午,王毅再就这一问题阐述立场。
有记者提出,中国已经向许多国家援助或是出口了新冠疫苗,但是也看到有些声音在质疑中国搞“疫苗外交”,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针对“疫苗外交”,王毅用三个“坚定”回答给予强有力的驳斥。
他表示,中国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我们率先承诺疫苗研发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特别是努力提高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中国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我们已同10多个国家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100多个国籍的10多万志愿者参与其中。17个中国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向60多个国家授权使用中国疫苗。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正在得到各国广泛认可。我们也愿意同各国探讨疫苗接种互认的可行性和操作方案。
中国坚定担当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队”。中国加入了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首批提供1000万剂疫苗,明确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中国已经并正在无偿向69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我们还响应联合国号召,向各国维和人员捐赠疫苗。我们也愿意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向准备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提供疫苗。希望中国疫苗能为全球抗疫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应当服务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王毅指出,目前,全球已有多款疫苗上市,选择哪种疫苗由各国自主决定。无论是中国疫苗,还是外国疫苗,只要安全可靠,就是好疫苗。我们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我们期望所有具备能力的国家都能尽力向有需要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让各国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
▲梅地亚新闻中心会场,参会的记者们
再度致敬武汉
外交部将于4月为湖北举办全球特别推介会
去年的记者会上,王毅将最后一问特别给了湖北的记者,以此向英雄的武汉致敬。
今年,王毅同样表达了对于武汉的敬意。他在整场发布会结束前深情地说:“再过一个月,就是湖北武汉‘解封’一周年。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舍小家为大家,为全国战胜疫情付出了巨大牺牲,为支持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毅表示,外交部将于今年4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为湖北举行全球特别推介会,向世界展示湖北浴火重生的新面貌,助力湖北搭建对外合作的新桥梁。他特别嘱咐,希望大家予以关注支持。
▲梅地亚新闻中心会场,参会的记者们
至此,100分钟,27个问题,王毅依旧保持沉稳、睿智、干练的风格,回应了中外记者关切。
“谢谢,谢谢各位,我们明年见。”起身、微笑、道别,王毅结束了自己这场史上回答最多问题的记者会。
中国面向世界的回答,却始终都在进行之中。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