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抵达美国华盛顿,与美方举行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图/视觉中国)
中美关系中的四种认识论
文/倪峰
发于2021.3.15总第987期《中国新闻周刊》
关于国内政治对于大国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止战略冲突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从国内政治的一般意义上来说,每个国家都是由不同偏好的人组成的。不同的人对另一个国家的看法,主要受其偏好的影响。所以,各种偏好的人所组成的复杂整体,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人对另一个国家的看法。
如果把这个问题聚焦到中美关系上,我们知道,即便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非常不同,但在中美两国同时存在4种对于中美关系和对方认识的偏好,我将之归纳为四种认识论。
第一种认识论叫做“本质论”。这是一种偏意识形态的看法,即认为两国的社会异同最终决定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这是本质论最基本的看法,而且目前中美两国抱这种看法的人数都在显著增长。例如,美国方面担心中国输出意识形态,损害美国的模式,损害民主生态的威望。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要防范美国对中国搞“颜色革命”。
第二种认识论则是“结构论”,即中美两国目前之所以处于对抗和竞争的状态,是由中美两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的。中美两国都有典型的看法。美国最典型的说法是“修昔底德陷阱”,而近些年在中国流行一种说法,我称之为“60%论”,即如果一个国家的力量达到美国力量的60%及以上,美国便会全力打压这个国家。
第三种认识论是“利益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过去20年,双方社会主流都强调深度相互依赖,这是利益论最典型的表现。近些年,这个看法显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认为中美竞争的面在不断扩大,而合作的面在迅速缩小,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多,利益重合的地方越来越少。
第四种认识论是“互动论”。这一认识的基本观点是,中美关系没有任何一种前景是命中注定的,中美关系的前景都取决于两国互动。如果互动得好,中美关系就有光明的前景;如果互动得不好,中美关系就是另一番光景。这种互动论最典型的例子是基辛格的中美共同进化观点,代表了一种积极的互动论。
以上就是中美关系中共同存在的四种认识论。近些年中美关系出现了这么多状况,主要原因就在于本质论和结构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次,两国间合作减少、冲突增多的观点也逐渐流行,而认同互动论的人士则变得越来越少。但事实上,中美两国要避免冲突,应该用互动论来看待当前中美关系,这样可以使双方发挥更多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回到本质论层面,双方应想办法消解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虽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相较于1972年时,当下的中美两国拥有更多的共同点。那时两国关系都能做到开始走向正常化,今天为什么要对抗呢?
从结构论的层面来说,可能最基本的方法是在力量对比变动的过程中增强管理意识。如果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即便双方力量产生变化,中美关系也可能保持平稳态势。
此外,从利益论的视角来看,中美关系经历过去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相当深厚的利益基础,这一利益基础依然存在。举个例子,即便中美两国正经历贸易战,但去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还在增长。这恰恰说明,中美两国在经济方面还存在巨大的相互需求,这也是中美关系往前走的重要动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