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中美将举行“2+2”高层战略对话,而美方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动作频频,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中美双方将于3月18日举行“2+2”高级别会晤,消息传出之后,引起了全球媒体广泛的关注和评论。在过去近一个星期时间里,这一新闻的热度不减,而且在持续升温,这足以说明中美双边关系对于全球政治的重大意义。从这一点来说,中美“2+2”高级别外交会晤,无论在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举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中美关系最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这次会晤是奥巴马政府之后中美双方重新探索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的开始。我们知道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建立了包括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多层次的外交接触机制。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焦点集中于贸易,而且发动了规模巨大的贸易战,在过去大半年中,中美之间高层次接触基本陷入停滞,隔空喊话并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与接触,反而会增加误会。
拜登上台之后,中美双方已经开始外交接触,尤其是除夕之际,中美元首进行通话,而这次“2+2”会晤也是落实首脑通话的精神和共识。首先,中美元首通话以及即将在安克雷奇举行的高级别对话是中美关系“止跌止损”的开始,拜登上台之后,中美关系没有继续下滑,是否能够触底反弹呢?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此次会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美关系的气氛,为中美之间外交接触与沟通奠定比较好的基础。可以说,这是扭转中美双边关系,修复特朗普政府对中美关系的破坏,找回中美关系的开始。
第二,中美双方对于这次会晤的期待或者定调有所差别,尤其是美方依然受制于特朗普对华外交的负资产,对华强硬成为美国两党、朝野的基本共识。这种气氛之下,美方对这次会晤比较低调,甚至可以表现出对华强势的姿态。这次会晤应该说是中美关系破冰的尝试,选择在高寒地区会晤多少也意味着双方打破坚冰的含义。
第三,这次会晤也是中美双方相互摸底、探底与交底的机会,或者说是一场务虚会,毕竟中美关系在过去几年中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破坏。此前,中方提出中美关系需要对话、合作、管控的清单,美方在多次场合中也提出要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议题上与中方展开合作,通过这次高级别会晤,或许可以勾勒出双方合作的基本框架。
第四,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在较短时间内开启中美高级别外交与战略对话,我也想这表明中美关系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次会晤也需要确认中美关系的性质。中美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双边关系发展的前景,从我个人观点来看,中美关系是共处单一国际体系内的大国关系,中国没有意愿取代美国的地位,但是美国需要承认和接受中国在国际体系内地位的提升。
直新闻:美国外交与安全高官最近也是高频率访问亚太国家,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从3月12日,美日澳印四方首脑视频会议以来,最近一周是“印太地区”外交十分活跃的一周,美国国务卿和防长将访问日本、韩国与日韩两国举行“2+2”外长防长会晤,而防长奥斯汀在随后将访问印度,国务卿布林肯在回国途中在阿拉斯加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会合,然后举行中美“2+2”高级别外交会晤。所以我们看到这一周“印太地区”的外交活动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同时这也是美国拜登政府外交团队的首次登场。“印太地区”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优先地位也得以凸显。
在相当长时间中,欧洲和中东一直是美国外交的优先方向。现在美国国务卿、防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同时在“印太”舞台上出场,我们能够看到拜登外交的优先方向是“印太地区”。对于这一周美国外交活动进行分析的话,我们会看到中美高层战略与外交对话,其实是重头戏。美国“印太战略”围绕着中美关系展开。
首先,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印太地区”是中美之间竞争与合作的主要舞台。这一地区的外交关系变化直接影响到中美关系,反过来也是一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提醒说要防止“中国威胁”论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印太”国家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第二,“印太战略”已经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基点或者根据地。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印太战略”就会发现,它从一个随机拼凑起来的东西变成了战略行动,并且在未来可能会改变战略格局的合作机制,在美日澳印四方首脑发表的声明中提到了2004年印尼海啸使得海底大陆架移动2米的事实,由这场海啸促成了美日澳印之间的随机性的合作,而现在美日澳印合作的动力就是“印太地区”发生的地缘政治板块的移动。虽然四方没有明确提到中国,但是这一合作的推动力就是鼓吹“中国威胁”,而且不断添加军事合作的内容。美日澳印的首字母拼写为quad,有意思的是,这个随机拼凑的单词有四合院的意思,我认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就是构建一个四合院,而美国就是四合院中的老大,无论布林肯还是奥斯汀,首次出访,就是在这四合院串门,未来非常可能会将涉及到中国的议题放到这一四合院框架之中。
第三,无论美日奥运合作还是美日、美韩“2+2”的会晤都带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安全色彩,也有人担心将出现一个“印太”版的小北约。这一地区形成中美冷战的态势,我认为美国有这样的意向 ,但是“印太地区”不同于当年美苏冷战时期的欧洲。当我们关注到美国的地缘安全的动作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了中国推进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以及中美之间即便在贸易战背景下,依然保持着将近6000亿美元的贸易量。因此“印太地区”虽然存在着地缘政治上的竞争甚至是对抗,但是“印太地区”也是一个越来越紧密的市场体系。
美国“印太”外交的目标还是与中国竞争与合作,通往中美阿拉斯加会晤的途中,美国捎带上日本和韩国。只是为了增强拜登政府所强调的实力地位,但是,日本和韩国,谁也不情愿充当美国的棋子,尤其是日本在最近十年之间最擅长的事就是狐假虎威的游戏,一直调动美国这只老虎为自己壮胆。